赫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0章 投资老酒,逍遥大亨,赫墨,思路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杯酒一下肚,老那也渐渐放开了,话也多了起来。

“现在的燕京可不像五十年代刚建国那会儿,建国那年我整十八,建国后的几年间,整个燕京只有一家国营酒厂,那就是燕京酿酒实验厂,一年的产量不过几百吨,出产的二锅头那真叫一个供不应求。有的时候还限购,燕京的居民每户每月只能买两瓶,哪儿像现在,整个燕京城一共有十七家国营酒厂,年产量也有六七万吨了,一块七一瓶的二锅头随便喝。”

这些东西杨靖之前是从来不曾了解过的,因此听的挺过瘾的,看到老那杯子空了,杨靖抄起酒瓶子就给老那满了一杯酒,搞得老那有些受宠若惊。

“老那,你也甭和我客气了,你给我讲讲那时候的事呗,尤其是有关于这二锅头酒的事。”

“嘿嘿,您想听?想听我就给您念叨念叨。”

老那抓起酒瓶子说道:“您看到这红星牌的二锅头酒了没有?这是咱们燕京最大的二锅头酒厂,可您应该不知道的是,这红星商标以前并不是属于红星二锅头酒厂的,最一开始的使用权是属于冀省石市的露酒厂,只不过这家露酒厂与燕京酿酒实验厂共同隶属华北酒业专卖公司。不仅如此,当时还有晋省、津门等地的酒厂,也属于该专卖公司,因此,当时华北酒业专卖公司旗下的公司大都有权使用红星商标,五十年代的汾酒同样使用的也是红星牌。”

“其实这红星商标并不是咱们华夏人设计的,这个商标当年是由一位日本专门生产露酒的专家,好像叫樱井安藏的家伙设计的。这个商标可是具有一定的意义,其中,红星代表华夏的革命,而下面的飘带则意指欢庆胜利。我记得一直到了1953年,这个原本属于石市露酒厂的红星牌商标才正式转给北京酿酒厂,后来就成了咱们燕京二锅头最具代表性的二锅头品牌了。”

“后来,除了红星二锅头,还有昌平酒厂的‘十三陵牌’、通县酒厂的‘向阳牌’、牛栏山酒厂的‘潮白河牌’,这三种牌子的二锅头和红星二锅头一起,并称二锅头老酒界的四大天王。”

杨靖听着也乐了,连“四大天王”都出来了。他也没想到这二锅头酒在建国之后竟然会有这么多的奇闻异趣。

“建国后这些国营酒厂采用的酿造工艺基本上都差不多,原料也基本上都是用高粱、大麦和豌豆,所以酿出来的酒味儿也差不多。如果说有什么区别,恐怕就是因为酿酒用的水不同而造成的。不过我之前一直比较喜欢喝牛二,可是从今年四月份起,牛二因为响应国家在前几年提出的‘限制白酒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仙侠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