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斤论两花花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14、白菜价,我的1979,争斤论两花花帽,思路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起老天爷了!

“我们的对手主要是日韩企业,都是万人的纺织大厂,咱能给他挤破产?”,这话于德华真的不信了,国外的大厂他也去参观过,不要谈技术水平,光是管理水平就比国内高上好几截。

就是目前跟东南亚的服装行业都没法比。

“能,一定能,不光是服装产业,只要是轻功产业咱都能给他挤破产,眼镜、工艺美术品、塑料制品、五金制品、家用电器、羽绒及其制品,咱们一项项慢慢来,总会有那么一天的”,李和不免有点向往,他想着哪怕能把国内轻工业的进程提前个几年也是好的。

“那我们组建这个轻工业联合会的目的就是打价格战的?”... -->>最新章节!

的?”。

李和笑着道,“那你以为呢?就是要抱团到国际上打价格战,没有比中国更勤劳和更能吃苦的工人了,如果拼劳动力都拼不过,中国制造业哪里还能有前途”。

简单的把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原因归功于劳动力丰富是不正确的,印度、东南亚都有丰富劳动力,哪怕是非洲都不缺人,但是偏偏只有中国制造业崛起了。

还是功归于中国人的吃苦耐劳。

虽然会有血汗工厂的既视感,但是抛开生产力谈待遇就是耍流氓,具有“胡不食肉糜”的优越感。分工本来就是这个世界进步的体现,对于此时中国人的痛点是如何解决穿衣吃饭,而不是苦和累。

工人拼命加班才换来很少的工资,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国家穷呗。

一切的一切取决于生产力。

“我们很多代工厂都是按照我们的要求,采用的计件绩效工资,很多工人恨不得24小时待在产线上,确实能吃苦啊”,于德华不得不感慨工人们为了每个月为了多出几块钱加班工资而付出的狠劲,那股子狠劲令他都感动敬佩。

“是的,这就是我的信心所在。都这么拼,发展不起来,才叫没天理。所以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就是这样,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强,从质变到量变,都会有一个过程,不要去忽略这个过程”。

于德华抿了一口茶,忍不住乐了,“听你这么一说,好像咱做的事情就跟功在千秋一样,有多了不起似得”。

“功在千秋我不敢说,起码是为社会做贡献。再说也是利国利己,你就不想想,你把这事做成了,你将来有登上福布斯财富排行榜上的一天?”。

于德华嘿嘿一笑,“还真有可能”。

只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仙侠小说相关阅读More+

小甜蜜

无影有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