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92章 罗曼诺夫王朝的黄金,逍遥大亨,赫墨,思路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曾经见过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中就是在喀山一座银行的地下金库中堆积起来的黄金。

“……1916年最后5个月,铁路为军队运送的粮食只能满足需要量一半多一点,很多前线的士兵甚至是伤兵几天都领不到食物和纱布。在彼得格勒、莫斯科和其他工业城市粮食匮缺,但在西伯利亚、乌拉尔、里海、伏尔加河和顿河一带却有大量粮食、肉、鱼烂掉,光是在这一年,储存变质的粮食达15万车厢。海运也不妙,波罗的海、黑海早被德国、奥斯曼帝国所封锁。我国和盟国的联系主要通过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和海参崴……”

“……在各交战国中,我国的战线最长。战争在五万平方公里的我国领土上进行。三百万难民无家可归,缺衣少食,很多人在战争中断送生命、受伤致残和死于瘟疫。到1917年3月30日止,我国共损失八百四十万人。许多士兵的家庭无人抚养,生活非常痛苦……”

“……大战爆发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应征入伍的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达一千五百万,主要来自农村。大战期间,我国在欧俄的五十个省份内,农村男劳动力减少了一半,耕地面积减少了一千万俄亩,耕畜减少了三分之一,粮食收获量减少四分之一。尤其是运输的困难又使城乡联系实际中断,在市场上,粮食、肉、糖和其他农产品日见短缺。到了1916年12月分,彼得格勒只能得到计划供应粮食的14%,而地主、富农和商人却掌握着大量生活必需品,囤积居奇,投机倒把。粮食往往从商店消失,却又在黑市上以高价出售。1916年夏,彼得格勒粮食价格比战前提高1三倍,肉和糖尤其昂贵。广大人民处在饥饿线上,怨声载道,不得不起来斗争。1915年在欧俄因饥饿引起的农民暴动达684起。1916年头5个月,农民起义达510次……”

这些资料是第二份资料,形成于1917年的四月中旬。这两份资料单独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但一旦联系起来,就能立刻明白当年尼古拉二世为什么要把藏在彼得格勒,也就是后世的列宁格勒、圣彼得堡的黄金还有冬宫内藏的财富秘密转移到外地。

在罗曼诺夫王朝期间,俄国的首都并不是俄罗斯而是彼得格勒,所以罗曼诺夫王朝的财富大都集中在这芬兰湾东岸的城市,后来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俄国境内的情况越来越困难,再加上平庸的尼古拉二世又非常善于镇压国内民众,所以,筹备已久的布尔什维克党终于是要准备闹事了。

尼古拉二世自然也看到了这一点,为了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仙侠小说相关阅读More+

芬芳满堂

江雪落